食用羅布麻葉的注意事項 常言道:是藥三分毒,作為一種藥,羅布麻葉自然也不例外,中醫介紹羅布麻葉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食用食用羅布麻葉上有什么注意事項? 羅布麻葉清熱利尿效果顯著,對于治水腫,小便不利而有熱者,可單用取效
紫花杜鵑的研究與常用藥方 研究表明紫花杜鵑對各種病菌有著一定的抑制作用,紫花杜鵑的煎劑對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及卡他球菌稍有抑制作用,可能與其中所含鞣質有關,其提取物及結晶則均無作用。此外
紫花杜鵑功效與作用 《廣西植物名錄》:“根皮:止咳祛痰。治慢性氣管炎。”《廣西藥植名錄》:“根皮:清涼解熱,散瘀。”上述功能講述的就是紫花杜鵑,紫花杜鵑廣東肇慶鼎湖山特有的藥草,古往今來有著神奇的效果。
紫花杜鵑簡介 每年的3-4月,在丹霞山景區的游道或乘船游覽錦江兩岸,都能看到“火紅一片”的杜鵑花盛開景致。杜鵑除了觀賞作用外,還有不為人知的藥用價值。紫花杜鵑就是當中的代表,紫花杜鵑是鵑花科植物,是廣東肇慶鼎湖山特
紫背天葵的研究與常用藥方 在鼎湖山潮濕的懸崖峭壁上生長著一種功效獨特,可制飲品的神奇植物——紫背天葵。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屬,別名丹葉、散血子。我國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視察鼎湖山時,飲了紫背天葵后,寫詩贊道:“客來不用茶
紫背天葵的鑒別與應用 紫背天葵株高20-60cm,略帶紫紅色,葉互生,寬披針形,葉面綠色,葉緣具鋸齒,背面紫紅色,花為頭狀花序,很少結籽,瘦果,種子矩圓形。通常以個大,斷面皮部色白者為佳。藥用紫背天葵埠根呈不規則短柱狀、紡錘狀
紫背天葵功效與作用 紫背天葵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屬的多年生無莖草本植物,為中國的特有物種。是一種很好的集營養保健價值與特殊風味為一體的高檔蔬菜,紫背天葵泡酒被郭沫若贊之曰“客來不用茶和酒,紫背天葵酌滿情”。
鵝不食草的研究與常用藥方 鵝不食草是菊科石胡荽屬植物,又名石胡荽、雞腸草。始載于南唐《食性本草》《本草綱目》中亦有記載。現代研究表明用鵝不食草煎液制成糖漿可治百日咳,將鵝不食草研成粉末,與黃酒、紅糖同煎溫服,可治療軟組織損傷。
食用鵝不食草的注意事項 《本草匯言》:石胡妥,利九竅,通鼻氣之藥也。其味辛烈,其氣辛熏,其性升散,能通肺經,上達頭腦,故主齁蛤痰喘,氣閉不通,鼻塞鼻痔,脹悶不利,去目中翳障,并頭中寒邪、頭風腦痛諸疾,皆取辛溫升散之功也。當中
打破碗花花的種植技術 打破碗花花喜溫暖,也耐寒,但在氣溫低于0度停止生長,怕炎熱和干燥,每年夏季和冬季處于休眠和強迫休眠階段。打破碗花花要求日光充足,土壤富含腐殖質且稍帶粘性。需要注意的是貧瘠和過于干旱的地區,則不宜于栽
食用打破碗花花的注意事項 打破碗花花一聽到這個名字,人們對其都會表示很好奇。說道打破碗花花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相傳古時候,小孩子要是去采摘這種花,大人就會說采了會打碎碗的,以此來防范小孩去采摘。打破碗花花因此得名。
打破碗花花的鑒別與應用 打破碗花花作為藥材,在顏色上外表暗棕色,干燥根呈長圓條形,彎曲,長短不一。表面粗糙,有扭曲的縱紋,并有突起的小根及根痕。質脆,斷面纖維性,淡黃棕色,有棕色射線。在氣味上氣微,味苦。根頭部較粗,殘留干枯
算盤子價格 算盤子直立多枝灌木,高l-3m。小枝灰褐色,密被銹色或黃褐色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3mm,被柔毛;托葉三角形至狹三角形,長1-2mm,被柔毛;葉長圓形至長圓狀卵形或披針形,稀卵形或倒卵形,長3-9cm,寬1.2-3.5cm
算盤子的鑒別與應用 算盤子的灌木,高1~2米。小枝有灰色或棕色短柔毛。葉互生,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3~5厘米,寬達2厘米,尖頭或鈍頭,基部寬楔形,上面橄欖綠色或粉綠色,下面稍帶灰白色,葉脈有密生毛,葉柄長1~2毫米。花小,
算盤子的研究與常用藥方 算盤子別名為算盤珠、野南瓜、果盒仔、柿子椒(《植物名實圖考》),八瓣橘、饅頭果、水金瓜、紅橘仔(《福建民間草藥》),地金瓜(《廣西中獸醫藥植》),血木瓜(《民間常用草藥匯編》),雞木椒、野盤桃、百家橘(《
算盤子的種植技術 算盤子,直立多枝灌木,高l-3m。小枝灰褐色,密被銹色或黃褐色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3mm,被柔毛;托葉三角形至狹三角形,長1-2mm,被柔毛;葉長圓形至長圓狀卵形或披針形,稀卵形或倒卵形,長3-9cm,寬1.2-3
算盤子簡介 算盤子,是廣東省大埔縣頗負盛名的漢族小吃,屬于客家菜。它是用煮熟的芋頭與粉搓勻做成一粒粒的算盤子樣,算盤子珠圓玉潤,口感滑爽些許Q.加之肉末與香菇之類自己喜歡的蔬菜炒熟,可做菜亦可做主食,非常入味好
白背葉的鑒別與應用 白背葉的主脈的橫切面:上下表皮各為1列細胞,凹凸不平,上表皮細胞大小不等,下表皮細胞小,密被星狀毛茸。柵欄組織約占葉片切面的2/3,為1列排列緊密的細胞,長19~30μm,直徑約5μm。海綿組織薄。主脈維管束
白背葉簡介 白背葉,大戟科,野桐屬{以前曾歸屬金虎尾目(Malpighiales)}。小喬木或灌木,高2-3米,小枝,葉柄均被白色密毛。葉互生,寬卵形,長5-10厘米,寬3-9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圓形穗狀花序生枝頂,雄花在上,
食用白背葉的注意事項 白背葉單葉互生,具長柄;葉片圓卵形,長7-12cm,寬5-14c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形或短截形,具2腺點,全緣或不規則3淺裂,上面近無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狀毛,有細密棕色腺點。氣微,味苦、澀。
山雞椒的鑒別與應用 山雞椒的根、莖、葉和果實均可入藥,有祛風散寒、消腫止痛之效。果實入藥,上海、四川、昆明等地中藥業稱之為“畢澄茄”(一般生藥學上所記載的“畢澄茄”是屬胡椒科的植物,學名為Piper cubeba Linn.)。應用“
山雞椒的研究與常用藥方 山雞椒的木材材質中等,耐濕不蛀,但易劈裂,可供普通家具和建筑等用。花、葉和果皮主要提制檸檬醛的原料,供醫藥制品和配制香精等用。核仁含油率61.8%,油供工業上用。把山雞椒進行加工,生產出了山雞椒油香料
山雞椒功效與作用 0.005%-0.01%山雞椒油能抑制試管內黃癬菌、斷發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孢子菌等9種皮膚癬菌。0.033%-0.1%還能抑制白色念珠菌、新型隱球菌、孢子絲菌及幾種皮膚著色真菌(裴氏著色真菌、卡氏枝孢菌、茄病鐮
山雞椒簡介 山雞椒又名木香子、木姜子、山蒼子、青皮樹、山蒼樹、過山香、山胡椒、野胡椒、大筑子皮、澄茄子、沙海藤。分布在中國除高海拔地區外,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以南部地區為常見,東南亞及南亞各國也產。生于向陽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