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斷簡介 續斷,中藥名。又名和尚頭,為川續斷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續斷的根,因能“續折接骨”而得名。秋季采挖,除去根頭及須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發汗”至內部變綠色時,再烘干。《滇南本草》:“補肝,強筋骨,定經絡
扁蓄簡介 扁蓄又名竹片菜,一年生草本,高10~40cm,常有白粉;莖叢生,匍匐或斜升,綠色,有溝紋,葉經生,葉片線形至披針形,寬1~4cm,長6~10cm,頂端鈍或急尖,基部楔形,近無柄;托葉鞘膜質,下部褐色,上部白色透明,有明
食用蒺藜的注意事項 蒺藜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實,蒺藜的功效是平肝解郁,活血祛風,明目,止癢,除濕,消癰,蒺藜的作用是治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暑濕傷中,嘔吐泄瀉,鼻塞流涕。
蒲黃簡介 蒲黃,為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東方香蒲T.orientalis Presl或同屬植物的干燥花粉。香蒲為沼澤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2m,根莖匍匐,有多數須根。蒲黃有止血,化瘀,通淋等功效。
椿皮價格 椿皮喜光,不耐陰。適應性強,除黏土外,各種土壤和中性、酸性及鈣質土都能生長,適生于深厚、肥沃、濕潤的砂質土壤。耐寒,耐旱,不耐水濕,長期積水會爛根死亡。深根性。對煙塵與二氧化硫的抗性較強,病蟲害較
椿皮的鑒別與應用 椿皮氣微,味苦。干皮 呈不規則板片狀,大小不一,厚0.5~2cm。外表面灰黑色,極粗糙,有深裂。呈不規則的片狀或卷片狀,大小不一,厚0.3~1cm。外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粗糙,有多數縱向皮孔樣突起和不規則、橫
食用椿皮的注意事項 椿皮是臭椿的根部或干部的內皮。作為中藥的一款,在服用上有什么注意事項:食用椿皮治療潰瘍病的療效與制藥方法有關,如用生椿皮則療效較差,炒成黑炭亦影響療效。服藥后有輕度口干、咽干、極少數出現惡心、嘔吐。
椿皮的種植技術 椿皮分布于我國北部、東部及西南部,東南至臺灣省木材較輕軟,容易發霉,也容易遭受蟲蛀。藥材產全國各地。葉總柄基部膨大,有臭味。5-6月開花,圓錐花序頂生,花白色,微臭。蒴果橢圓形,種子多數,有扁平膜質的
槐米的鑒別與應用 槐米質松脆,氣弱,味微苦。為干燥的花蕾,呈卵形或長橢圓形,長2~6mm,直徑約2mm。花萼鐘狀,黃綠色,先端具不甚明顯的5齒裂,下部有數條縱紋,有時具短柄;上部為黃白色未開放的花冠,大小不一;花萼與花冠的外
槐米的種植技術 槐米主產于河北、河南、遼寧、山東、安徽及江蘇等省,中國南北各地普遍栽培。槐多生于溫帶,喜干燥冷涼的氣候條件。具有喜光、喜肥、耐寒、抗風、抗污染特性。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但以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中
槐角的鑒別與應用 槐角呈連珠狀,長1-6厘米,直徑0.6-1厘米。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皺縮而粗糙,背縫線一側呈黃色。質柔潤、干燥,易在收縮處折斷,斷面黃綠色,有粘性。種子1-6粒,腎形,長約8毫米,表面光滑,棕黑色,一側有灰白
槐角的功效與作用 槐角作為藥用首載于東漢《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果實稱槐實,即今槐角。以后歷代本草均有記載,梁陶弘景云:“槐子以相連多者為好”;南北朝雷 云:“槐實,凡采得后,去單子并五子者,只取兩只、三子者。”
槐角簡介 槐角就是槐花謝后結的果實,一串串的,跟念珠的樣子差不多。槐角又叫槐子、槐實。槐角是9-11月果實成熟近干燥時,打落或摘下。過早不成熟,過晚則多膠質,不易干。作為中藥材以曬干為好,防止凍干,切忌翻動,否則變
榧子的功效與作用 每100榧子克含水分6.4克,脂肪44.1克,蛋白質10克,碳水化合物29.8克,粗纖維6.8克,灰分2.9克,另磷275毫克,含鈣71毫克,鐵3.6毫克。榧子所含脂肪油中有硬脂酸,棕櫚酸,油酸,亞油酸的甘油脂、淄醇。此外,榧子
榧子簡介 榧子,又稱香榧、榧實,是紅豆杉科植物的種子。榧子的來源《浙江中藥手冊》及《中藥志》均定為紫杉科植物榧樹的成熟種子。浙江諸暨、楓橋產一種香榧,其果實細長,兩端均尖,果肉松脆而香,多作副食品供應,亦可藥用
辣蓼的鑒別與應用 辣蓼是一年生草本,高0.5~2.5米。莖直立,多分枝,表面有多數紫紅色小斑點,被綿毛,節稍膨大。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2~6厘米;花小,綠白色或粉紅色,密生;花被4~5裂,有脈,無腺點;雄蕊通常6枚;子房卵圓形,
食用辣蓼的注意事項 根據《江蘇植藥志》記載,辣蓼草為蓼科植物柳葉蓼的全草,又名綿毛酸模葉蓼。味辛,性溫。一年生草本,高0.5米—2.5米,多分枝,節部膨大,莖紅色或青綠色。中醫認為辣蓼有解毒、除濕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