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簡介 茵陳,俗稱柏蒿,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陳蒿的幼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每年春季采收,以質嫩和香氣濃郁者為佳,是中醫治療濕熱黃疸的主要藥物.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茵陳不僅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還富含維
野菊花的介紹 野菊花相信很多人都見過,可能大家會以為這些野菊花除了裝飾一下街道環境就起不了什么大作用,野菊花雖然不起眼,但她依然有著不平凡的功效與作用,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野菊花到底是什么,有什么能耐使大家對她刮目相看
食用馬鞭草的注意事項 馬鞭草呈莖方形,表面其明顯的縱溝槽,灰綠色或黃綠色,粗糙,具稀疏的毛,質硬,易于折斷,折斷面纖維狀,中央有白色的髓或已中空。葉對生,皺縮,多破碎,綠褐色,完整者展平后葉片3深裂,邊緣有鋸齒。穗狀花
馬鞭草的種植技術 種植馬鞭草時,應選擇土層較厚的壤土或沙壤土為種植地。翻耕,深18~25cm。每畝施充分腐熟的廄肥2000~2500kg作為基肥,撒勻。做成上寬50cm、高15cm的畦,耙平畦面,兩畦間留作業道25~30cm。也可以做成農田小壟
馬鞭草簡介 馬鞭草(拉丁學名:Verbena officinalis L.),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達120厘米,基部木質化,單葉對生,卵形至長卵形,兩面被硬毛,下面脈上的毛尤密。頂生或腋生的穗狀花序,花藍紫色,無柄,花萼膜質,筒
一點紅的鑒別與應用 一點紅的花紫紅色,全為兩性管狀花,花冠先端5裂齒。總苞圓柱狀,綠色,基部稍膨大; 總苞片1層,均與花冠等長。瘦果長圓柱形,大約長2.5~3毫米,有棱,棱上有瘤狀突起,冠毛白色,長3毫米,柔軟,極多。 大多
一點紅的研究與常用藥方 一點紅全草含槲皮素、槲皮甙、蕓香甙、山柰酚-3-半乳糖甙、熊果酸、正廿六烷、三十烷及微量氫氰酸。干草還含約2%硝酸鉀。全草藥用,消炎,止痢,主治腮腺炎、乳腺炎、小兒疳積、皮膚濕疹等癥。
丁公藤簡介 丁公藤,旋花科木質藤本植物,葉革質,橢圓形或倒長卵形,兩面無毛,聚傘花序腋生和頂生,花萼球形,萼片近圓形,花冠白色,花藥與花絲近等長,子房圓柱形,漿果卵狀橢圓形。本屬66種;產亞洲東南部、南部,少數
食用丁公藤的注意事項 丁公藤具有祛風勝濕,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用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跌打腫痛、解表發汗,驅風濕,除痹痛,消腫止痛的功效。治風濕痹痛,半身不遂,跌打腫痛。
土茯苓的鑒別與應用 土茯苓片為長形薄片,大小不等,厚約1~3毫米,邊緣不整齊,淡棕色或淡黃色;表面光滑(薄片)或稍粗糙(厚:片)。中間略具維管束點,仔細觀察時可見砂礫樣的光亮。縱切片常見花紋。導管不規則,富粉質,微有彈
土茯苓的種植技術 土茯苓根莖呈不規則的塊狀,具短分枝,有結節狀隆起,長5至22厘米,直徑2至5厘米。表面黃棕色,凹凸不平,突起的尖端有堅硬的須根及殘基,分枝頂端具芽痕,質堅硬,難折斷。斷面類白色至淡紅棕色,粉性,可見點
土茯苓簡介 土茯苓干燥的根莖為不規則塊狀,略呈扁圓柱形而彎曲不直,多分歧,有結節狀隆起,長約5~15厘米,直徑約2~5厘米;表面土棕色或棕色,粗糙,常有刀傷切口及側根殘余部分,上端具莖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粗
山萸肉的鑒別與應用 該品粉末紅褐色。果皮表皮細胞橙黃色,表面觀多角形或類長方形,直徑16~30μm,垂周壁連珠狀增厚,外平周壁顆粒狀角質增厚,胞腔含淡橙黃色物。中果皮細胞橙棕色,多皺縮。草酸鈣簇晶少數,直徑12~32μm。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