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皮的研究與常用藥方 苦楝為落葉喬木植物,高10-20m。樹皮暗褐色,縱裂,老枝紫色,有多數細小皮孔。該種不僅是材用植物,亦是藥用植物,其花、葉、果實、根皮均可入藥,用根皮可驅蛔蟲和鉤蟲,但有毒,用時要嚴遵醫囑,根皮粉調醋可
苦楝皮的種植技術 采種 果實立冬成熟,熟后經久不落,當果實變黃略有皺紋時即可采集。苦楝播種后4至5年開花結實,采種應從10至20年生健壯母株上采集。將果穗剪下或用手摘取,也可用木棒輕輕擊落收集。果實采收后,將其放入缸中
苦楝皮功效與作用 苦楝為落葉喬木植物,高10-20m。樹皮暗褐色,縱裂,老枝紫色,有多數細小皮孔。該種不僅是材用植物,亦是藥用植物,其花、葉、果實、根皮均可入藥,用根皮可驅蛔蟲和鉤蟲,但有毒,用時要嚴遵醫囑,根皮粉調醋可
苦楝皮簡介 苦楝為落葉喬木植物,高10-20m。樹皮暗褐色,縱裂,老枝紫色,有多數細小皮孔。該種不僅是材用植物,亦是藥用植物,其花、葉、果實、根皮均可入藥,用根皮可驅蛔蟲和鉤蟲,但有毒,用時要嚴遵醫囑,根皮粉調醋可
食用苦楝皮的注意事項 苦楝皮的副作用,一般在服藥后1~6小時尚未排蟲之前發生,通常為頭暈、頭痛、思睡、惡心、腹痛等,其發生率高者可達100%,低者不到1%,持續時間大多在數分鐘或1~3小時,最長16小時,可自行消失。嚴重反應或嚴重
敗醬草的種植技術 播種:主要用種子繁殖,每年6月種子成熟后進行采收、陰干,選取籽粒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裝袋并存于冰箱。來年3月下旬春播。播種前,首先整地。由于遏藍菜抗旱性較強,不易在低洼積水田種植;其次因種子很小,可與
敗醬草功效與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黃花敗醬口服液、黃花敗醬沖劑、白花敗醬沖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白花敗醬的水煎液在雞胚內對流感病毒無明顯抑毒效果, 但其提取物則有明顯的抑毒效果。敗醬浸劑在體外對金
食用敗醬草的注意事項 敗醬草,地方上稱苦益菜,草本植物,多生長于山坡草地等地方,味辛、苦,有清熱解毒,祛瘀排膿等功效。敗醬有抗肝炎病毒、使肝細胞炎癥消退和毛細膽管疏通作用.有促進肝細胞再生, 防止肝細胞變性, 改善肝功能作
垂盆草的鑒別與應用 垂盆草(拉丁學名:Sedum sarmentosum Bunge),別名:狗牙瓣、石頭菜、佛甲草,景天科景天屬多肉植物,莖匍匐,易生根,不育枝及花莖細,匍匐而節上生根,直到花序之下,長10-25厘米。
垂盆草的研究與常用藥方 垂盆草(拉丁學名:Sedum sarmentosum Bunge),別名:狗牙瓣、石頭菜、佛甲草,景天科景天屬多肉植物,莖匍匐,易生根,不育枝及花莖細,匍匐而節上生根,直到花序之下,長10-25厘米。3葉輪生,葉倒披針形至長圓
垂盆草簡介 垂盆草(拉丁學名:Sedum sarmentosum Bunge),別名:狗牙瓣、石頭菜、佛甲草,景天科景天屬多肉植物,莖匍匐,易生根,不育枝及花莖細,匍匐而節上生根,直到花序之下,長10-25厘米。3葉輪生,葉倒披針形至長圓
使君子的鑒別與應用 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本品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的干燥成熟果實。主產四川、福建、廣東、廣西。本種為古今中外著名的驅蟲藥,于治療小兒病患上至少已有1600多年歷史,可抗皮膚真菌
使君子的研究與常用藥方 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本品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的干燥成熟果實。主產四川、福建、廣東、廣西。本種為古今中外著名的驅蟲藥,于治療小兒病患上至少已有1600多年歷史,可抗皮膚真菌
使君子功效與作用 驅蛔蟲作用 使君子在體外試驗中對蚯蚓、水蛭、豬蛔等均有較強的抑制效果。如曾報告10%的使君子水浸膏于0.5-2小時內可使蚯蚓昏迷或死亡,但95%乙醇浸膏無效。有人試驗了20種中藥的50%乙醇提出物對豬蛔、蚯蚓及
使君子簡介 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本品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的干燥成熟果實。主產四川、福建、廣東、廣西。本種為古今中外著名的驅蟲藥,于治療小兒病患上至少已有1600多年歷史,可抗皮膚真菌
鴉膽子的研究與常用藥方 治痢:鴉膽子(去殼,捶去皮)5克,文蛤(醋炒)、枯礬、川連(炒)各1.5克。糊丸,朱砂為衣。或鴉膽霜、黃丹各5克,加木香1克亦可,烏梅肉丸,朱砂為衣。二方俱丸綠豆大,粥皮或鹽梅皮,或圓眼干肉或芭蕉子肉包吞十一二丸
鴉膽子的鑒別與應用 鴉膽子核果卵形或橢圓形,略扁,長0.6-1cm,直徑4-7mm,表面黑色,有隆起網狀皺紋,頂端有鳥嘴狀短尖的花柱殘基,腹背兩側有較明顯的棱線,基部鈍圓,有凹點狀果柄痕,果肉易剝落;果核堅硬,破開后內面灰棕色平滑,
骨碎補的研究與常用藥方 治腎虛耳鳴耳聾,并齒牙浮動,疼痛難忍:骨碎補200克,懷熟地、山茱萸,茯苓各100克,牡丹皮100克五錢(俱酒炒),澤瀉40克(鹽水炒)。共為末,煉蜜丸。每服25克,食前白湯送下。(《本草匯言》)
骨碎補的鑒別與應用 骨碎補根莖為不規側背腹扁平的條狀、塊狀或片狀,多彎曲,兩側常有縊縮和分枝,長3-20cm,寬0.7-1.5cm。表面密被棕色或紅棕色細小鱗片,緊貼者呈膜質盾狀;直伸者披針形,先端尖,邊緣流蘇狀(睫毛),并于中柄基部和根
骨碎補簡介 骨碎補,別名:崖姜、巖連姜、爬巖姜、肉碎補、石碎補、飛天鼠、牛飛龍、飛來風、飛蛾草。英文名:Drynaria fortunei。真蕨目、骨碎補科蕨類植物,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鱗片)。
急性子的鑒別與應用 急性子種子扁圓形或扁卵圓形,長2-3.5mm,寬2-3m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細密疣狀突起及短條紋,一端有突出的種臍。質堅硬,剖開后,種皮薄;子葉2枚,肥厚,半透明,油質。氣微,味淡,微苦。以顆粒飽滿者為佳。
急性子功效與作用 急性子糖漿對小鼠離體子宮;煎劑、酊劑、水浸劑對未孕免離體子宮及已孕或未孕豚鼠離體子宮都有明顯的興奮作用,使收縮頻率增大、張力增強乃至出現強直收縮。麻醉兔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其水浸液0.05-0.3g/kg,亦有子宮
孩兒參的研究與常用藥方 孩兒參用于氣虛津傷的肺虛燥咳及心悸不眠、虛熱汗多、能益氣生津;孩兒參治氣虛肺燥咳嗽,配北沙參、麥冬等,孩兒參治氣陰兩虛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棗仁、五味子等。但其補氣益陰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參。
孩兒參的鑒別與應用 孩兒參又名童參,為石竹科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其性微溫,味甘苦,入心、脾、肺三經,具有補肺、健脾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等癥。為常用的補氣益血、健脾生津之藥。市場上有以
食用孩兒參的注意事項 孩兒參是人參的一種。藥性平和、味甘,有補氣生津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干咳少痰、病后體虛、盜汗、夜間驚哭、小兒夏季熱等。實驗研究證實,太子參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常服用太子